顯示具有 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新北市最佳夜遊兼祈福去處(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整棟101盡收眼底!中和浪漫景點推薦「烘爐地夜景」,情侶約會勝地,輕鬆飽覽雙北無敵夜景

在大台北想要看夜景浪漫一下,除了陽明山、內湖的碧山巖外,千萬不要錯過中和烘爐地了!中和烘爐地可說是看雙北夜景的好地方,除了可以看到101大樓、美麗華摩天輪外,還能俯視大台北盆地及大漢、新店二溪,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

整個中和烘爐地因為地理位置高,不管在哪,其實都可以眺望遠景,但是~賞雙北無敵夜景的絕佳位置在哪呢?嘿嘿~這篇文章就來不藏私分享囉!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簡稱南山福德宮、又稱烘爐地土地公廟,是北台灣求財最旺的土地公廟。南山福德宮是由漳州移民所建,當時南勢角一地尚是荒野,俯視台北盆地的福德宮有關照這塊土地的用意,由於廟的後方及左右兩側各突出一塊山頭,狀似烘爐,所以又叫烘爐地。烘爐地又名南勢角山,標高302公尺,由於這裡的土地公特別靈驗,口耳相傳之下香火興盛;也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夜間景觀更屢屢入選大台北最美十大夜景之一!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160-1號

交通路線

開車

國道三號往中和交流道下→往圓通路方向→經中正路→南山路→右轉興南路二段->興南路2段399巷,左轉入叉路蜿蜒而上,可直達停車場

大眾運輸工具

【捷運】

捷運南勢角站下車,搭乘接駁公車至烘爐地

【公車】

1. 搭乘241、275、1080 公車至「中和國中站」下車

2. 搭249、670、890 公車於「烘爐地站」下車

下車後,沿興南路南行至二段399巷左轉叉路至山下。

星雲大師:有佛法就有辦法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新年台北安太歲的最佳選擇(慈祐宮太歲殿)

 


松山慈祐宮,舊稱錫口媽祖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松山區慈祐里、饒河街夜市旁的媽祖廟,其媽祖稱為「松山媽祖」,為今涵蓋松山、信義、大安、南港、內湖的錫口十三街庄的信仰中心,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還分靈至福建省興化府仙遊縣。 維基百科
地址: 105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761號
落成: 1753 年
營業時間: 
電話號碼: 02 2766 3012
主神: 媽祖
位置: 臺灣臺北市松山區慈祐里八德路四段761號
宗教: 台灣民間信仰


二樓設置太歲殿,安奉斗姥元君、值年太歲星君與左輔右弼護法大將軍暨六十星宿太歲星君金尊,供善信大德參拜,祈求消災解厄、平安植福、招財進寶、萬事亨通。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宣揚金剛經功德超過1億美金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萬本身心靈好書

http://www.magv.com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大直植福宮前美麗花園療愈母親憂鬱症


 


植福宮美麗公園非常療愈值得散心解憂

台北最美麗的土地公廟, 廟前廣場花草樹木景色優雅, 心情不好,不如到有美麗公園的大直植福宮走走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清時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便成立一間嵌有「福德正神」石碑的廟宇,被稱為「虎頭土地公」;而後唐山來的樟腦商人來到此地,也將隨身攜帶信仰的池府千歲神像祭祀於此,供信眾膜拜。後來莊民們感念神恩,擴建廟宇,經由名人提名為「永植福慧」,成為「大直植福宮」,此後土地公與池府千歲兩尊神像奠定了日後香火傳承。


宣揚金剛經功德超過1億美金


持誦金剛經功德無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萬本身心靈好書推薦

www.magv.com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賴清德與蔡英文親臨題匾的土地公廟(台北大直植福宮)

 烏俄開戰,台海局勢受關注,副總統賴清德今(4)日到大直植福宮參拜,不只替台灣祈福,更代替總統「揭匾」,外界解讀有「接棒」意味!因為根據媒體民調顯示,2024總統民調以及十大政治領袖排行,賴清德都居冠勝過新北市長侯友宜。民進黨立委分析他近期參與外交活動,提升台灣能見度,因此獲得許多民眾青睞!

賴清德代替總統到大直植福宮「揭匾」。
賴清德代替總統到大直植福宮「揭匾」。

廟方人員:「請揭匾。」

台北大直植福宮,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固定參拜,4日下午副總統賴清德特地前往宮廟「揭匾」,「敷佑黎庶」4字,希望在國際情勢動盪之際替台灣祈福。

副總統賴清德:「保佑我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本來總統有意思要親自來揭匾,但因為這段時間確實公務繁忙。」

賴清德致詞不忘提醒,防疫不能鬆懈。

去年是總統親自接匾,是否有「交棒意味」備受關注。
去年是總統親自接匾,是否有「交棒意味」備受關注。

副總統賴清德:「陳時中部長指揮官請大家配合的一些防疫措施,請大家繼續配合。」

不過小英去年親自參拜,今年改由副總統「代為揭匾」,是否有「交棒意味」備受關注,因為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若代表民進黨參戰2024,獲得「最多支持」


大直植福宮乃大直地區居民之生活精神信仰中心(含中山區、內湖區、士林區),也是國際觀光團寺廟建築暨文化觀光旅遊勝地之一。

大直植福宮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供奉道教神『福德正神』為主神,遵照道廟體制和精神,安祀配神,以宏揚道教教義、樹立民間正信、導正人心向善、淨化社會暨發揚民俗固有文化道德及辦理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為宗旨。

另外大直植福宮亦供奉暨送子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保儀大夫、保生大帝、文昌帝君、關聖帝君、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王爺公)等神祇。全年供善信大德安奉太歲燈光明燈平安燈文昌燈財利燈祈福臻祥福慧圓滿。

正月初一日:子時十一點十五分頭香,賀禧、神恩垂佑。
正月初十日:新春開燈安奉『值年太歲星君、平安燈、光明燈、文昌燈、財利燈』祈福元辰光彩八節慶餘。
正月十五日:天官大帝聖誕千秋,『祈安植福法會』。
二月初二日:福德正神千秋,慶祝『土地公生植福聯歡』活動。暨土地公會聯誼餐會。 
二月初三日:文昌帝君梓童聖誕千秋。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佛誕千秋。
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吳真人聖誕千秋。
三月卄三日:天上聖母聖誕千秋,『祈安植福法會』。
四月初十日:保儀大夫張巡聖誕千秋。
四月十七日:大直土地重劃建廟安座週年慶。
四月卄六日:五府千歲李王爺聖誕千秋。
四月卄七日:五府千歲范王爺聖誕千秋。
六月十五日:五府千歲池王爺聖誕千秋。
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得道千秋。
六月卄四日:關聖帝君聖誕千秋。
七月十八日:慶讚中元『普渡法會』。
七月十九日:值年太歲星君千秋。
八月十五日:土地公得道飛昇、五府千歲朱王爺聖誕千秋。
八月十六日:福壽會聯誼餐會。十三日起中秋乞龜活動。
九月十五日:五府千歲吳王爺聖誕千秋。
十月十五日:水官大帝聖誕千秋,『祈安植福法會』。
十二月卄二日:年終謝燈,功德圓滿。
每月初二、十六日:誦經疏文祈福,爐下第子福慧臻祥。

(資料來源:大直植福宮)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宣揚金剛經功德超過1億美金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大直植福宮楊公楊媽為健康守護神


 劇烈疼痛的牙齒, 參拜後痊癒

台北-大直 楊公楊媽祠】

清嘉慶年間已定居大直永安里北安路的楊望公夫婦生前樂善好施,濟貧扶弱,甚獲鄉民敬佩,尤其楊媽為人,鄉里人人更稱為(楊仔望嫂)或(望婆)。

清光緒廿七年(1901),台北發生一場大瘟疫,楊家上下大小相繼罹病竟至絕嗣,然其家宅空屋及附近卻時顯靈異,早年大直鄉民生活貧困,醫生及藥石皆很缺乏,鄉民倘如遭遇病徵,都會前來求拜(望婆)問卜解厄,尤以收驚驅煞更是異常靈驗,祈求者有求必應屢現神蹟,鄉民的疾病咸多不藥而癒,遂由潘紅英、莊振源兩位保正暨全庄善信大德協力建祠供奉,並將原劍潭之土地公廟(植福宮)於民國廿五年(1936)暫厝楊宅土地上,二廟祠並立供鄉民永祀供奉。

民國七十八年大直地區配合政府土地重劃,植福宮亦目原永安里楊家之土地上遷廟至現今之成功里永直公園內,里民不忘楊望公夫婦庇佑之恩念,旋於(植福宮)右方興建(楊公楊媽祠),並立碑(萬古留芳)茲銘文以誌之。

台灣寺廟-古蹟人文社團 社友陳信豪分享提供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感謝大直植福宮保生大帝祐我全家虎年健康

 

感謝大直植福宮保生大帝祐我全家虎年健康, 關聖帝君及文財神讓我生意順利,挺過虎年疫情難關

植福宮保生大帝源自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夲」音「ㄊㄠ」/「tāo」,「急速」或「往來相見」之意,非「本」字。[3]另一說「夲」只是「本」的異體字,因其字「華基」,「基」字與「本」為同義互訓),字華基,號雲衷悟真[註 1],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9日)[2]:12福建路泉州同安縣白礁鄉積善里(今屬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角美鎮白礁村)。

父名吳通(後封協成元君),母為黃月華(後封玉華大仙),原居漳州,因避亂[註 2]而到同安海濱的白礁結茅為屋,討海維生[2]:12。吳夲十三歲時,父親吳通患病,但因家貧無力就醫而去世,母親黃氏後來也因憂傷去世,此事令他立志學醫濟世[2]:12。吳夲初習捕、採草藥,後學針灸、湯藥,醫術之名聲逐漸傳播民間[註 3][2]:12、13。而根據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的〈西宮檀越記〉,作者孫瑀的祖父孫天錫在天聖四年(1026年)因食用河魚生病而到旗山上面的居士庵調養,與一名周遊至此的裴姓方士(字號養真老人)相談甚歡[2]:14。後來吳夲[註 4]得知裴養真在此,便前來會面,兩人相談甚歡,裴養真並將所知全部教授給他[2]:14。而吳夲得知孫天錫已經患病多時,便為他醫治,僅三天便見療效,半個月就治癒,三個月後已經調養恢復[2]:15。之後孫天錫欲重金酬謝,卻被婉拒,兩人日後結為好友[2]:14。後來吳夲「飛昇」後,孫天錫在屋西建祠奉祀,後來因為靈驗,遂拓建廟宇,為「吳西宮」[2]:15

而在天聖五年(1027年)時,白石[註 5]丁氏曾請吳夲重新抄錄三世祖丁遷的遺囑並懸於祠堂[2]:15。周茂欽認為這顯示吳夲擁有一定的書法造詣,且在地方上有相當聲望,才會被當地大族延請[2]:16

宋仁宗景祐三年五月初二(1036年5月29日),吳夲為了幫急症病患採藥,前往青礁的大雁東山,卻失足墮崖而羽化,享年五十八歲[2]:20。當地居民得知後,為追悼吳夲,紛紛塑像祭拜並私謚「醫靈真人」[2]:20

傳說吳夲著有《吳氏本草》與《靈寶經》兩本醫學著作,他在泉州花橋亭行醫時曾用《靈寶經》傳授草藥知識[2]:68。而北宋大觀年間編纂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中的「霍香正氣散」、「加減平胃散」、「逍遙散」據說即來自《靈寶經》[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