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掛,財神殿提供財神燈、文昌燈及姻緣燈等點燈祈福的服務,每個燈籠下方繫著信眾的祈福卡,一片紅色燈海隨風飄盪中將信息傳達天聽。
五路財神橋、聚寶盆、祈願亭與拜殿旁的蓮花祈願池,讓信眾帶著虔誠的心,透過簡單隆重的儀式,將願望告訴神明。
在烘爐地南山福德宮財神殿求「錢母」的流程如下:
-
:
-
:
-
:
-
:
-
: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在烘爐地南山福德宮財神殿求「錢母」的流程如下:
:
:
:
:
: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在大台北想要看夜景浪漫一下,除了陽明山、內湖的碧山巖外,千萬不要錯過中和烘爐地了!中和烘爐地可說是看雙北夜景的好地方,除了可以看到101大樓、美麗華摩天輪外,還能俯視大台北盆地及大漢、新店二溪,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
整個中和烘爐地因為地理位置高,不管在哪,其實都可以眺望遠景,但是~賞雙北無敵夜景的絕佳位置在哪呢?嘿嘿~這篇文章就來不藏私分享囉!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160-1號
國道三號往中和交流道下→往圓通路方向→經中正路→南山路→右轉興南路二段->興南路2段399巷,左轉入叉路蜿蜒而上,可直達停車場
【捷運】
捷運南勢角站下車,搭乘接駁公車至烘爐地
【公車】
1. 搭乘241、275、1080 公車至「中和國中站」下車
2. 搭249、670、890 公車於「烘爐地站」下車
下車後,沿興南路南行至二段399巷左轉叉路至山下。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卓克華2006年出版的《寺廟與台灣開發史》一書中,另摘錄有一則南瑤宮較為傳奇的建廟緣起:
“ | 近人林文龍亦採訪記錄一則傳聞:相傳清朝雍正年間,有笨港南街的居民楊謙受僱至彰化南門外瓦窯工作,隨身攜帶有古笨港天后宮的香火袋,以祈求旅途平安;事畢楊謙返笨港,將香火袋遺留工寮內。某日,忽有女人直立在瓦窯邊大聲疾呼:「瓦窯將陷,趕緊逃命!」大家聞聲,競相逃出。正驚奇間,瓦窯崩落,而女人不知去向,大家共同認定是神靈顯聖救難,在清理工寮時,赫然發現楊謙所留下之香火袋,眾人咸認為係古笨港天后宮媽祖有意分靈彰化,因此香火袋暫奉土地廟,後顯靈事蹟傳遍遐邇,終於在乾隆初年建廟以祀。 南瑤宮位於彰化市南瑤里,前臨南瑤路,宮前為一狹長型廣場(俗稱廟埕),廣場右側有座三層樓高的八角塔型金爐,廣場靠近省道台1線(彰化境內稱中山路)的一端建有一座四柱三門的牌樓。南瑤宮進深四進,寬約27.5公尺,長約86公尺,總面積0.647公頃,為一多重院落的結構,包括三川殿、正殿、觀音殿、天公殿、前埕廣場、中埕廣場及後埕廣場在內,稱作「四落四殿,一埕二院」[4]。 南瑤里一帶舊稱「南窰」[5],因北邊為一築窰燒瓦的「瓦磘莊」(今彰化市成功里)而得名,昔日位於彰化縣城南門外,因與縣城內的「天后宮」相對。目前就人口數而言,可說是彰化市最大的里,居住在南瑤宮一帶的居民乃自稱為「媽祖宮人」[6]。 南瑤宮因位於從前彰化縣南門口外,本地民眾習稱之「南門媽」。南瑤宮雖位於城外,但因地理極佳,故香火鼎盛,據傳南瑤宮地理為「日月鐘穴」,除非太陽、月亮都消失了,南瑤宮才會「衰敗」。南瑤宮廟前迎八卦台地,山麓具十三支娘傘穴,地理極佳。又傳聞用鐘,地理會敗,致使有鼓無鐘,為一大特色。民間也傳聞,清朝時楊本縣由大陸來台看地理,因語言傳訛誤解為敗地理,故經過彰化時,媽祖不讓他看,頓時濃霧四起,經過向媽祖求情,告知原委,並非敗地理,雲霧乃散,經其審視,誇讚南瑤宮地理,蘊納日月精華,為絕佳之地 金剛經: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黃金男雙「麟洋配」,一早搭機返台,離開機場後,王齊麟還跟女友陳詩媛,一起到行天宮拜拜,而李洋回到了所居住的社區,鄰居們也拉紅布條歡迎。
奧運羽球國手李洋說道,「謝謝大家今天這麼早就過來,這邊幫我歡迎回家,很辛苦你們,很感謝有你們在,希望未來可以去各個學校,跟大家交流。」
李洋被社區鄰居包圍,看起來有點害羞,不過還是展現親和力,跟大小朋友打招呼合照,也讓大家欣賞金光閃閃的奧運金牌。
李洋回到所居住的社區後,受到社區鄰居熱情歡迎。(圖/東森新聞)
李洋住家的社區主委表示,「我們全社區都覺得很榮幸,因為有台灣之光住在我們社區,大家都非常期待,有機會可以在這邊遇到他。」
李洋住家的鄰居也表示,「很感謝他們替台灣爭光,他是我們台灣之光,也是我們新北之光,更是我們社區的光榮。」
另外 李洋的黃金搭檔王齊麟,下飛機後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而王齊麟離開機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弟弟還有女友,到台北的行天宮參拜。王齊麟牽著十元的手,進到行天宮後就和弟弟雙手合十,朝向天公爐跪拜,虔誠的三鞠躬,接著轉向關聖帝君,口中念念有詞,感謝神明保佑他們,再次完成任務。
女友陳詩媛(綽號10元)全程都在旁邊等待,王齊麟參拜結束後也在行天宮外,大方跟球迷粉絲合照,接著牽起陳詩媛離開行天宮,王齊麟進到社區地下道前也搖下車窗,和跟隨他的粉絲朋友打招呼,感謝大家的支持。
金剛經: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關平(?—220年),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蜀漢將領關羽的長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與曹仁、呂蒙等勢力交戰,關平隨父征討,後來為吳軍所敗,他與父親關羽一同被俘,最後於十二月(220年)在臨沮被孫權下令斬首。[1]
關羽歿後,顯靈不斷,被封為神,歷代君王、官民皆為其設廟祭祀。作為神祇的關羽身邊常有二人脅侍,左邊是提青龍偃月刀的周倉,而右邊捧印的就是關平。因此關平亦被稱為「關平帝君」、「關平太子」,形象面如傅粉,唇若塗脂,是一名年輕俊俏的白臉神將。
農曆五月十三日是關平帝君誕。據清代馮景撰《關侯祖墓碑記》及道教書文《關聖太子寶誥》,關平生於光和元年戊午(178年)五月十三日(6月16日),母即關羽妻胡氏。
民間傳說關平字坦之,因此劇目《走麥城》中關平名字也以「關坦之」表記。
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封武夷侯,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加封「威顯」二字,明神宗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69年)封竭忠王[2]。
在《三國演義》中,關平是關羽在戰亂中所收之義子(與史實不符),親父名為關定,有一親兄名為關寧。首次登場於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君臣聚義〉,當時關羽剛脫離曹軍,千里尋兄,會合張飛後便與身在冀州的劉備聯絡,雙方行至河北界首,於關定莊院內兄弟重逢。關定欲使年僅十八歲的次子關平跟隨關羽同行,劉備便主張讓關羽與關平結為義父子。自此後關平隨侍在關羽身邊,一生東征西討。
《演義》中的關平非常活躍,而且形象鮮明。他武勇過人,不遜乃父,曾跟隨劉備出征西川,立下戰功,後來又與曹魏猛將龐德大戰三十回合,彼此不分勝負;性格方面,關平冷靜沉著,數次勸阻其父衝動之舉(如於荊州想殺害吳國來使諸葛瑾、要單刀遠赴魯肅的宴會、強要於陣前親討龐德、徐晃等魏將),後來關羽與龐德大戰,幾乎遭到冷箭暗算,幸得關平眼快出言提示,更縱馬出陣接應,關羽方保無虞。
民間俗說及道教書文《關聖太子寶誥》指關平字坦之,電視劇《三國》則稱表字定國。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台北最美麗的土地公廟, 廟前廣場花草樹木景色優雅, 心情不好,不如到有美麗公園的大直植福宮走走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清時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便成立一間嵌有「福德正神」石碑的廟宇,被稱為「虎頭土地公」;而後唐山來的樟腦商人來到此地,也將隨身攜帶信仰的池府千歲神像祭祀於此,供信眾膜拜。後來莊民們感念神恩,擴建廟宇,經由名人提名為「永植福慧」,成為「大直植福宮」,此後土地公與池府千歲兩尊神像奠定了日後香火傳承。
保生大帝為閩南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本名吳夲ㄊㄠˉ,原為宋代的內科醫師。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還有三十六神將為其部屬。通常保生大帝是指宋人吳夲,然而亦有所謂的「保生三真人」信仰,認為孫思邈、吳夲、許遜三位醫家,在成神後結拜為義兄弟,而都會被稱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
宣揚金剛經功德超過1億美金
持誦金剛經功德無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參拜義勇公及義俠廖添丁讓我走出憂鬱, 克服事業難關
霞海城隍,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下店鄉(今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後溪村)民自行奉祀的守護神、陰間司法神--城隍。其祖廟,在福建同安「霞」城(下店鄉)的臨「海」門,因此稱呼其神為「霞海城隍」。
其配祀有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八將等等。比較特殊的是,台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側殿旁祀於1853年頂下郊拚械鬥中,為了保護城隍神像喪生的卅八位同安鄉勇神位,並以義勇公稱呼之。因為大稻埕的發展,霞海城隍,雖非官方奉祀的城隍信仰,但也成為臺灣香火最盛的城隍爺信仰之一。
廖添丁為臺中縣清水鎮人,生於清光緒九年(1883)四月十五日,卒於宣統元年(1909)十一月十八日,享年僅二十有六。清水鎮之秀水里,早年稱臭水,即廖添丁出生之地,出生未久,父母雙亡,依其姑母撫養,牧放牛羊,至十餘歲,流浪北部,偷富濟貧,成為名聞全臺的義賊。廖添丁為專門從事劫富濟貧的義賊,因為曾習傳統武藝,擁有一身草上飛的傑出輕功,而時時躲過日本警察的循線追蹤,足跡遍布南北。後來因日本警察追緝很嚴,而被熟人出賣行蹤才被捕殉難,死後葬於臺北八里,其後立廟崇拜(即漢民祠,又稱廖添丁廟),臺灣百姓追念其濟貧的義勇精神,亦有祭祀崇奉的。傳說日治時期廖添丁曾對辜顯榮家放字條,表示要劫富濟貧的企圖,而霞海城隍廟即是尊崇其劫富濟貧的俠義精神,因而塑其金身,接受信眾的祭祀與祈求。
宣揚金剛經功德超過1億美金
持誦金剛經功德無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有拜有保庇!廟裡祈福還願的文化已成為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在網友心中,全台廟宇何其多?究竟哪間廟宇是網友們口耳相傳相當靈驗,有求必應的呢?《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網路大數據調查,票選出全台最靈驗的10大廟宇,其中奪冠的是去年夏天開始標榜「禁香禁供」提倡環保的「行天宮」。
No.3:台北霞海城隍廟:霞海城隍廟的月下老人堪稱全台業績第一,前來求姻緣的香客來自世界各地,據說2014年一年就有超過6000對情侶帶著喜餅來還願!網路上也相當多網友分享,誠心拜完月老,兩周內就結識終身伴侶的傳奇故事啊!
No.2:艋舺龍山寺:艋舺龍山寺建於1738年,至今有有200多年歷史,幾經修復增建,定為國家二級古蹟。龍山寺除了主神觀世音菩薩以外,還有其他道教以及儒教神明,是儒釋道合一的代表廟宇。香火鼎盛的龍山寺香客絡繹不絕,也為許多國外觀光客來台北的必遊景點。
No.1:台北的行天宮:本次搶下網友心中最靈驗廟宇的就是位於主祀關聖帝君的台北行天宮,除求籤靈驗以外,網友表示,來這邊拜拜真的可以心想事成!由於主神關羽是一名武將,許多跑業務,開公司的信眾都相當喜歡來此參拜。
值得一提的是,行天宮從去年8月起,為節約資源、落實環保,首執行「禁香禁供」制度,雖說香客有少許多,但其立意仍值得嘉許。除神明靈驗以外,行天宮的收驚婆婆也獲得相當多的討論聲量喔!
至於第4~10名依序為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竹山紫南宮、烘爐地福德宮、鹿港天后宮、台北長春路四面佛、屏東慈鳳宮。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南瑤宮是臺灣彰化縣彰化市南瑤里的一座主祀天上聖母的媽祖廟,建於18世紀清朝乾隆年間,在彰化縣城南門外。香火鼎盛,屢稱靈驗,有「彰化媽蔭外方」之名。現為中臺灣的重點古廟,1985年4月25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指定為三級古蹟(今為縣定古蹟)
南瑤宮的後殿又稱大雄寶殿,或天公殿,1973年建成,是一座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樓建築,寬12公尺,深12.8公尺,屋頂仿傳統廟宇造型,上簷為歇山式燕尾脊,飾有雙龍護塔,戧脊尾部有四隻鳳凰,有「鳳凰來儀」之意,下簷為廡殿式。一樓供奉廣澤尊王(俗稱郭聖王),二樓供奉三官大帝,三樓供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在道教中的正確神銜為:
天官:上元一品九炁天官賜福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地官:中元二品七炁地官赦罪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水官:下元三品五炁水官解厄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簡稱為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洞陰大帝。
民間普遍認為天官大帝為堯,地官大帝為舜,水官大帝為禹三位賢君。《歷代神仙通鑒》則說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這三位大神下凡即成為堯、舜、禹三帝。
另說,三清道祖以炁化身,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靈寶天尊化炁為中元地官之神、道德天尊化炁為下元水官之神;是為三元之神,以主宰天庭、地府、水域等三界[1][2]。
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道教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就是說三官有對世人、亡魂等能「賜與福份、赦免罪過、解除災厄」的權能。東漢時,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教徒請禱治疾療病的方法。
職能上天官管理天府之統,掌理眾生善福惡禍、諸神仙升降。地官管理九地十方,四維、五嶽、八極,考察眾生禍福核男女功過之籍,掌管所有山脈、土地。水官管理江、河、海等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之功過。
三元節就是「三元大帝」的誕辰,民間各有慶典法事。天官生日乃上元節舉行祈福法事、地官生日為中元節普渡孤魂、水官生日即下元節,請神明為運勢不好的人消災解厄。江蘇省有懸掛書寫「三官大帝」燈籠的習慣,據說可消災解厄,如清顧鐵卿《清嘉錄》記載:「遇三元日,士庶拈香,駢集於院觀之有神像者。郡西七子山有三官行宮,釋氏奉香火,至日,輿舫絡繹,香湖尤盛。歸持燈籠,上禦『三官大帝』四字,紅黑相間,懸於門首,云可解厄。或有人以小杌插香供燭,一步一拜至山者,曰拜香。」
三官大帝也是許多寺廟的陪祀神。奉祀玉皇上帝聖像的廟宇,大多會奉祀三官大帝。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