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感謝下塔悠斗姥元君及文財神助我生意好轉獲利



 




斗姆元君靈驗無比, 連虧十年中終於獲利

下塔悠福德爺宮,又名下塔悠金玉禪寺,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大直下塔悠)金泰里、基隆河畔的福德爺宮觀音寺,其供奉的觀音菩薩聖像分靈艋舺龍山寺,與頂下郊拚有關。

斗姥元君(又寫作斗母斗姆)是中國道教女神,也是北斗眾星之母。名字的「斗」指的是北斗眾星。而「姥」字(古字也寫成「姆」),意思就是「母親」或「老母」。與天帝斗父(龍漢聖父周御國王天尊、大悲先天盤古周御國王天尊[1]、斗父龍漢初劫周御國王天尊、北斗聖父龍漢祖劫周御國王天尊、斗父北極龍漢天君)相對應。斗姥元君在道教信仰中出現得很晚,但地位卻很高,因其原本是佛教摩利支天菩薩信仰,後來摩利支天菩薩信仰傳入中國後,被道教所敬奉,尊為「斗姥」,即「北斗眾星之母」。對斗姥元君的信仰當然也源自於古人的星宿崇拜,但由於斗姥是北斗眾星的長輩,所以她比群星更為尊貴。和媽祖同樣,被賦予「天后」的尊號。東晉道士許真人所著的《玉匣記》中記載,九月初九日為斗姥元君的聖誕。[2]

2樓同時供奉藥師佛

藥師佛12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縲縛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感謝台北下塔悠福德爺助我虧損10 年生意獲利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大直之福德爺宮,又稱下塔悠福德爺廟,又名下塔悠金玉禪寺,創建迄已有233年之歷史,原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於民國76年重建為二層樓建築,二樓供奉龍山寺分靈之觀音佛祖,一樓福德正神,本廟是基隆河截彎取直唯一沒被拆遷的廟宇,因此香火鼎盛。


於清乾隆50年(西元1785年),塔悠庄民鑑於農閒時,應有一適當場地供休閒集會之用,乃倡議醵資置地,即以石板石條構成一小廟供奉土地爺,自此每逢年節農閒,或為祭祀演戲等活動,就有人潮聚集在廟埕,熱鬧非凡,成為塔悠庄民最佳聚集場所,土地公埔之名不脛而走。日據明治31年(清光緒24年西元1898年)日本政府編定為松山下塔悠段二二二番地,面積七厘二毛,記所有權人福德爺,管理人為許源成,歷時113年未變更過。

2樓共有藥師佛,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 正宗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


藥師佛12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縲縛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台北下塔悠福德爺長年助學,造福全台學校


 【人間社記者陳箐若台北報導】位於台北市大直的下塔悠福德宮(圖/記者心頡),七日起一連五天舉行觀音聖誕祈安禮斗暨超薦梁皇大法會,每天全日誦經,更備有素食齋飯、平安湯圓供應信眾,歡迎大眾參拜,共霑法益。非報系


下塔悠福德宮又名金玉禪寺,寺方供奉歷史超過二百七十年的觀音菩薩。據廟方耆老暨廟史撰寫者郭昶亨敘述,清乾隆五十年間,地方鄉仕出資石板,構築石頭小廟於田間。

清咸豐年間,艋舺龍山寺將供奉之大媽分贈給下塔悠,並安置於金玉禪寺。後來因興建高速公路,寺廟面臨拆遷,由觀音會出資金,土地宮會出地,將兩尊聖像同放於大直,並分成兩層樓供奉,一樓主祀福德正神,二樓主祀觀音菩薩。

下塔悠福德宮除固定法會外,近年已走入社區行公益,並捐贈《人間福報》供全台學校閱讀,為提升台灣品德教育奉獻心力。

基金會主委許正雄、監事主席許天生皆表示,廟方除固定發放獎學金幫助學子外,年年提供濱江國小、國中,每年五萬的營養午餐費,並對生活困難的學生,提撥急難救助金。

2樓共有藥師佛,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 正宗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


金剛經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彰化北門福德爺助我生意好轉度過疫情


 

彰化縣原有的四個城門都有福德祠,目前只剩下西門福德祠(已被列為縣定古蹟)保留原來的樣子。而北門福德祠(參見地圖田)是由吳氏家族的吳拔英在嘉慶15年(1810年)倡募興建的,當時的小西街非常熱鬧,所以這裡的香火鼎盛,很快的就不敷使用,而在嘉慶20年(1815年)改為傳統的廟宇。

北門福德祠指示牌北門福德祠背對和平路隱身於商店後方

  後來到了日治時期,因為道路拓寬及發生大火,一直到民國72年(1913年)重建,才整建成現代化地下一層,地上六層的「福德大樓」,北門福德祠就在一樓的位置,不過它背對和平路,所以如果要到這邊就要從和平路35號(小林眼鏡行,參見地圖g8)旁進入或從陳稜路的成衣巷進入。

  可別看它躲在小巷子中,這裡可是全台最會膁錢的土地公廟,因為它有彰化市最精華的地段出租,因此每年的租金收入讓它財源滾滾進。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感謝彰化北門福德爺助我生意轉虧為盈


 感謝彰化福德爺助我虧10年生意的起死回生,單季首度獲利

北門福德祠所地點雖不醒目,但被記者掛上「大地主」的稱呼[4][6]。2006年報導時,廟方單以土地、店面的租金收入一年就達千萬元[4]

彰化人將西門福德祠、北門福德祠作比較,發展上一個走文的路線成為古蹟、一個重資產,成了巨富[8];記者則以埔心鄉員鹿路上的舊館福德祠作相較,雖坐擁資產價值上億元,但無法追回土地,連租金也未必收得,過去還積欠政府數十年的地價稅[4]。類似的土地祠還有福龍山宮[11]

2004年台灣花卉博覽會期間,彰化市公所推出名為「借花獻佛半線情」活動,由新世紀國際旅行社設計的二日行程遊覽彰化[12]。該活動中以北門福德祠的富有為特色,特別以土地公婆製作宣傳卡片和旗幟[3]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2022年4月3日 星期日

感謝南瑤宮媽祖讓我事業順利


 南瑤宮媽祖靈感萬分, 助我虎年生意獲利清償債務

南瑤宮位於彰化市南瑤里,前臨南瑤路,宮前為一狹長型廣場(俗稱廟埕),廣場右側有座三層樓高的八角塔型金爐,廣場靠近省道台1線(彰化境內稱中山路)的一端建有一座四柱三門的牌樓。南瑤宮進深四進,寬約27.5公尺,長約86公尺,總面積0.647公頃,為一多重院落的結構,包括三川殿、正殿、觀音殿、天公殿、前埕廣場、中埕廣場及後埕廣場在內,稱作「四落四殿,一埕二院」[4]

南瑤里一帶舊稱「南窰」[5],因北邊為一築窰燒瓦的「瓦磘莊」(今彰化市成功里)而得名,昔日位於彰化縣城南門外,因與縣城內的「天后宮」相對。目前就人口數而言,可說是彰化市最大的里,居住在南瑤宮一帶的居民乃自稱為「媽祖宮人」[6]

南瑤宮因位於從前彰化縣南門口外,本地民眾習稱之「外媽祖」。南瑤宮雖位於城外,但因地理極佳,故香火鼎盛,據傳南瑤宮地理為「日月鐘穴」,除非太陽、月亮都消失了,南瑤宮才會「衰敗」。南瑤宮廟前迎八卦台地,山麓具十三支娘傘穴,地理極佳。又傳聞用鐘,地理會敗,致使有鼓無鐘,為一大特色。民間也傳聞,清朝時楊本縣由大陸來台看地理,因語言傳訛誤解為敗地理,故經過彰化時,媽祖不讓他看,頓時濃霧四起,經過向媽祖求情,告知原委,並非敗地理,雲霧乃散,經其審視,誇讚南瑤宮地理,蘊納日月精華,為絕佳之地。

感謝南瑤宮福德爺讓我債務清償成功


 南瑤宮福德正神救苦救難, 靈感萬分

本宮兩處地方供有福德正神(土地公)。其一位於本宮正殿右護龍之神龕中,其二位於觀音殿之右翼。位於觀音殿右翼者,為本宮原有之神像,而位於正殿右護龍者,則為市區其它土地公廟,因市區重劃被拆除後移至此者。相傳土地公為掌管土地之神,其部將為虎爺(即老虎),故上述兩處土地公之供奉處,也同時供有虎爺為其配祀。由於在清朝時期彰化衙役人員為了以私人身份護衛往來笨港進香香擔,曾以虎爺為中心,組成「虎仔爺會」,故虎爺在南瑤宮內之地位比其它廟宇較受尊崇。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讓您訂單滿滿業績掛帥的方法(彰化南瑤宮虎爺)


 記得要到南瑤宮參拜虎爺將軍, 讓您訂單滿滿賺飽飽

彰化南瑤宮虎爺神像共有三尊,被供奉在主神供桌前方虎邊高度較低的兩張小供桌上。前方小供桌供奉一尊有玻璃框罩住的虎爺,裡面虎爺為金色,坐姿,頭朝上,身上披有紅色衣布和紅底中庄村福安宮管理委員會彩帶,應是跟隨彰化南門福德祠土地公入祀南瑤宮,璃櫃前方則供奉虎爺專用的古錢和一碗水。後方供桌中間有虎爺字樣的紅色牌子,並供奉兩尊虎爺,體型為一大一小,相傳為母子虎爺。供桌右前方虎爺體型較小,坐姿,暗紅色,身上有黑色條紋,頭上有一對大眼和招風耳,應為幼虎,供桌後方則有一尊站姿的虎爺,暗紅色,身上有黑色斑紋,呈現邊奔跑,頭往後轉,尾巴翹起的姿態,似乎是在看著小尊虎爺,應為母虎,尾巴後方則有供奉古錢。供桌左前方則有兩個供碗,藍色條紋碗中有零錢,紅色供碗裡面則供奉糖果。

虎爺出現可追溯自遠古時期自然崇拜中對老虎的崇拜。台灣雖然不產老虎,但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卻是重要的配祀神祇,在一般的廟宇中,虎爺是鎮廟之神,但隨著虎爺和不同神明間的傳說,其角色也有擔任神明的隨從、座騎或是腳力,同時也因虎爺跟隨在不同神明座下,因此虎爺也擁有這些神明的神力,成為具有多方面能力的神祇。#虎爺#南瑤宮#彰化

台灣國寶級虎爺(南瑤宮)


 台灣廟宇奉祀的主神桌下,通常都會供奉一隻虎爺將軍,三級古蹟彰化市南瑤宮媽祖座前,卻有一大一小、同樣彩繪的虎爺;彰化市公所寺廟室主任蘇明安昨天說,這是一對母子虎爺,都是泥塑而非木雕,是全台僅見。

南瑤宮廟祝林展松說,南瑤宮還有一尊目前已很少見的泥塑神像,就是正殿右護龍的福德正神,高度三尺六,和母子泥塑虎爺都是南瑤宮珍貴的鎮廟古物。

彰化縣文史工作者李奕興說,台灣媽祖廟的右護龍一定有土地公作旁祀,虎爺是土地公的座騎,土地公神桌下都會供奉一隻虎爺,後來民間也在媽祖座前的八仙桌下供奉虎爺,而且都是表情嚴肅的雄虎。

李奕興表示,南瑤宮媽祖座前會有一大一小虎爺,應是後來才添加的。因為民間傳說,有隻威猛的老虎腳掌扎到刺,痛苦不堪,是土地公幫它拔刺,老虎為報恩才甘願當土地公的座騎,這是虎爺的緣由。

他指出,早年漢人從唐山來台墾荒,山林有蕃,不易覓得好木材,因而泥塑神像很普遍,因台灣多雨潮濕,水災又多,泥塑神像不易保存,多數已毀損,加上後來木材易取,泥塑神像如今已少見,南瑤宮的泥塑土地公和虎爺,是值得保存的骨董。

林展松說,南瑤宮文獻資料並沒有記述泥塑虎爺的緣由,但老一輩的人傳述這是已有上百年的古物;至於泥塑土地公,原是昔日彰化市南門口外福德祠奉祀,因開路拆祠,這尊土地公暫時移奉在南瑤宮,後來福德祠一直未再重建,泥塑土地公也就留在南瑤宮作旁祀。

日據時間日本人不准漢人拜媽祖,林展松指出,南瑤宮十個媽祖會因此都改為虎爺會,台灣光復後才恢復媽祖會,這是南瑤宮虎爺多的原因,鎮殿媽座前大虎爺是雄踞在山岩的立姿,小虎爺是坐姿,形成全台獨有的母子虎爺。業務想接到大訂單,找南瑤宮虎爺將軍就對了



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感謝行天宮周倉將軍助我牛年資金調度順利


 周倉,字元福,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關西人,本為黃巾賊首領張寶的麾下之將,在黃巾軍潰敗之後落草為寇。漢壽亭侯關羽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之時,經過裴元紹的介紹而結識周倉。周倉在隨黃巾軍征戰之時即聽聞過關羽的大名,當即追隨關羽,關羽後來為孫權所害,周倉得知消息,自刎而卒,英烈殉主。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記載

到武聖廟內一定會看見主神關聖帝君身旁有兩為陪祀神明,一位是手捧漢壽亭侯印的關平太子,另一位則是手握青龍偃月刀的周倉將軍。位於北海岸的野柳,則有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相傳在許多年前,野柳的海岸邊漂來一尊周倉將軍的神像,野柳當地居民看到趕緊把神像安置在石洞中拿香奉祀,後來周倉將軍指示說要立廟宇來保境安民,居民便合力扛起周倉將軍的神轎,隨著周倉將軍沿路跑呀跑的尋找廟地,後來周倉爺在萬里山區的國聖埔這個地方踏下一個腳印,說此地便是風水絕佳的寶地,要信眾在此立廟,也就成為台灣第一間周倉將軍廟,國聖仁和宮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感謝行天宮五恩主公牛年對全家的保佑


資金調度順利逢凶化吉 

行天宮,或稱恩主公廟,主神為關聖帝君,呂恩主洞賓、張恩主單、王恩主善、岳恩主飛等五聖恩主,是臺灣知名的關帝廟,由經營煤礦事業有成的黃玄空道長所建設而成。本宮位於臺北市下埤頭,又稱臺北關帝廟。另有兩座分宮,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忠義山及新北市三峽區白雞山,稱「行天三宮」。其中,最早興建完成的是北投分宮,其次是三峽行修宮。

 
地址: 10491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9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彰化火車站前最靈驗的虎爺



別忘禮敬文武判官及西秦將軍 
北門福德祠所地點雖不醒目,但被記者掛上「大地主」的稱呼[4][6]。2006年報導時,廟方單以土地、店面的租金收入一年就達千萬元[4]

早期,管理委員們擔心大筆的香油錢現金不易管理,便決定以買土地方式理財,陸續在彰化市郊區購置大量農田魚塭用地,再以出租方式,收取微薄租金[4]。自清治就開始以只買不賣的方式購買土地[8]。經過都市重劃,當初所買土地成為彰化市的精華區,廟方隨後又在這些土地上蓋起店面,出租房屋,資產包括民權市場菜市街約兩百坪土地、十三家店面的產權,及平和路彰化銀行左側至富城賓館大樓間的十多間店家,還有另外其他鄉鎮、甚至台中縣市的土地[4]。如有彰化段北門段北門小段的部份土地,即和平路27號與29號的房子,但1964年7月遭到租屋者抗繳房租並轉租他人,鬧上法院,遭縣府地政科用《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以租金過高,強制執行裁定廟產,因此廟方管理員賴粗皮、葉旺在1965年4月13日向縣長呂世明陳情[9]。1978年,市公所訂定《寺廟廟產土地同意第三人建築辦法》,寺廟地承租人申請建築經核准後,一年內只要繳交承租基地面積公告現值半價,給市公所寺廟室充作捐獻款,市公所即出具地上權建築使用同意書,供承租人向縣府申請建照興建房屋,此後承租人即使把房屋轉讓或轉租給別人,原承租人只會受到市公所處年租五倍的罰款,因此承租人雖無土地所有權狀,但既能永久使用,又不必每年繳交一再調高的地價稅,就可獲大利[10]

廟方除以租金收入從事一些公益活動外,也為信徒子女開辦獎助學金[8]。但,信徒採取世襲制,不允許外人加入,採父死子繼由長子繼承信徒資格[3]。因信徒只作內部連繫工作,平日不願招搖,所以知道此神明會內情的人並不多[8]

彰化人將西門福德祠、北門福德祠作比較,發展上一個走文的路線成為古蹟、一個重資產,成了巨富[8];記者則以埔心鄉員鹿路上的舊館福德祠作相較,雖坐擁資產價值上億元,但無法追回土地,連租金也未必收得,過去還積欠政府數十年的地價稅[4]。類似的土地祠還有福龍山宮[11]

2004年台灣花卉博覽會期間,彰化市公所推出名為「借花獻佛半線情」活動,由新世紀國際旅行社設計的二日行程遊覽彰化[12]。該活動中以北門福德祠的富有為特色,特別以土地公婆製作宣傳卡片和旗幟[3]

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感謝彰化北門福德爺助我牛年資金順暢


 彰化北門福德祠,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市長樂里巷弄內的土地祠,祭祀彰化縣城的北門土地公,擁有多筆彰化市地產。有求必應

沿革

彰化市福德大樓往北門福德祠的入口。

往昔,彰化縣城的樂耕門(東門),慶豐門(西門)、宜平門(南門)、拱辰門(北門)內側近處各有一座土地公廟[1][2]。其中,位於北門的北門福德祠是嘉慶十五年(1810年)由仕紳吳拔英提倡捐募基金購置[3]。最初廟地有四十餘坪,可舉辦酬神戲,1933年又因道路拓寬等因素被迫遷建[4]。每年逢農曆二月初二的頭牙、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兩天,都會舉行大拜拜[5]。四座城門土地公廟中,僅彰化西門福德祠留在原處[1][6]

1972年10月8日凌晨1點多,彰化市陳稜路34號的莊政達百貨行發生火災,因附近幾處消火栓都無水源,火勢蔓延,導致和平路與陳稜路鬧區三十餘家木造樓房商店、住宅、和土地廟全部被焚,柯銀漢等人成為受災戶[7]。此廟因受木造店鋪波及而毀[3][5],直到1983年才重建[6],該年重建完成[5]

新廟位在彰化市三角公園附近[8]、小林眼鏡後方小巷內的大樓底下[6],所處的巷弄只容兩輛機車會車[8],廟址為和平路35號[6]。據身為信徒的柯銀漢指出,信徒有人主張重建得大一點,但有人認為地點位於地王,應興建商業大樓,廟可以建小一點,最後決定土地公廟建在商業大樓後面,使得廟地佔地只數坪,相當不起眼[3]

廟所處的福德商業大樓,為地下一層、地上七層、總坪數六百多坪的建物[3]。廟方在該樓中保留一層當辦公室與聚會場地,供信徒參拜[8]


彰化人的 私房土地公廟北門福德祀)



 全台最賺錢的土地公廟,拜了會賺錢

北門福德祠所地點雖不醒目,但被記者掛上「大地主」的稱呼[4][6]。2006年報導時,廟方單以土地、店面的租金收入一年就達千萬元[4]

早期,管理委員們擔心大筆的香油錢現金不易管理,便決定以買土地方式理財,陸續在彰化市郊區購置大量農田魚塭用地,再以出租方式,收取微薄租金[4]。自清治就開始以只買不賣的方式購買土地[8]。經過都市重劃,當初所買土地成為彰化市的精華區,廟方隨後又在這些土地上蓋起店面,出租房屋,資產包括民權市場菜市街約兩百坪土地、十三家店面的產權,及平和路彰化銀行左側至富城賓館大樓間的十多間店家,還有另外其他鄉鎮、甚至台中縣市的土地[4]。如有彰化段北門段北門小段的部份土地,即和平路27號與29號的房子,但1964年7月遭到租屋者抗繳房租並轉租他人,鬧上法院,遭縣府地政科用《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以租金過高,強制執行裁定廟產,因此廟方管理員賴粗皮、葉旺在1965年4月13日向縣長呂世明陳情[9]。1978年,市公所訂定《寺廟廟產土地同意第三人建築辦法》,寺廟地承租人申請建築經核准後,一年內只要繳交承租基地面積公告現值半價,給市公所寺廟室充作捐獻款,市公所即出具地上權建築使用同意書,供承租人向縣府申請建照興建房屋,此後承租人即使把房屋轉讓或轉租給別人,原承租人只會受到市公所處年租五倍的罰款,因此承租人雖無土地所有權狀,但既能永久使用,又不必每年繳交一再調高的地價稅,就可獲大利[10]

廟方除以租金收入從事一些公益活動外,也為信徒子女開辦獎助學金[8]。但,信徒採取世襲制,不允許外人加入,採父死子繼由長子繼承信徒資格[3]。因信徒只作內部連繫工作,平日不願招搖,所以知道此神明會內情的人並不多[8]

彰化人將西門福德祠、北門福德祠作比較,發展上一個走文的路線成為古蹟、一個重資產,成了巨富[8];記者則以埔心鄉員鹿路上的舊館福德祠作相較,雖坐擁資產價值上億元,但無法追回土地,連租金也未必收得,過去還積欠政府數十年的地價稅[4]。類似的土地祠還有福龍山宮[11]

2004年台灣花卉博覽會期間,彰化市公所推出名為「借花獻佛半線情」活動,由新世紀國際旅行社設計的二日行程遊覽彰化[12]。該活動中以北門福德祠的富有為特色,特別以土地公婆製作宣傳卡片和旗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