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臺北市勞斯萊斯級土地公廟(植福宮)


 總統蔡英文,台積電張忠謀特地參拜的土地公廟,環境幽雅,櫻花盛開

是大直地區居民主要宗教信仰中心(含中山區、內湖區、士林區)。也是國際觀光團寺廟建築暨文化觀光旅遊勝地之一。
大直植福宮 乃大直地區居民之生活精神信仰中心,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宮址在台北市中山區成功里北安路608巷14弄1號,電話(02)-2532-3316 。傳真(02)-2532-2332。交通,搭公車者可於植福宮站下車。
供奉主神為福德正神、暨送子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保儀大夫、保生大帝、文昌帝君、關聖帝君、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王爺公)等神祇。

大直植福公保儀大夫神威顯赫




保 儀 大 夫 張 巡
「保儀大夫」張巡為唐朝 (西元709年-757年),天寶年間著名將領,祖籍蒲州河東,唐中宗景龍3年己酉(709)四月初十日出生於鄧州南陽,一說五月二十五日。張巡身高七尺,自幼博覽群書、少有奇志,深通兵法,於玄宗開元年間中進士及第,授太子通事舍,出任清河縣令,因治績斐然又擢調真源縣令,為官廉明政聲大著。
天寶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亂中,尹子奇率十三萬大軍進攻雎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寡不敵眾,張巡率兵支援,合兵後約得六千八百人,官拜為河南節度使副使,其堅守孤城被圍數月後,糧盡援絕,張巡不得已只好殺夫人林氏讓士兵充飢,但最後實在無力固守城池。城被攻破後,張巡不肯投降大罵賊兵,許遠及兵士們也都忠勇不屈,他以區區兩縣幾千兵力,苦守雍丘、睢陽,二個孤城近二年,最後全城兵員皆被殺害。後來朝廷為感念兩人忠勇護國史蹟,於是立廟塑像以奉祀,並敕封張巡為「保儀大夫」,許遠為「保儀尊王」;廟宇落成時,朝廷敕封為 『雙忠廟』。宋時封許遠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另有兩人尊稱互易之說,謂「保儀大夫」為許遠,「保儀尊王」為張巡。
靈驗無比,助我牛年春資金順利

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大直植福宮保生大帝,關聖帝君,文昌帝君神威顯赫

 




『植福宮』奉祀主神為『福德正神』,正殿奉祀『送子觀音菩薩』(劍潭古剎)、『天上聖母』(關渡宮北港朝天宮)、『保儀大夫』(木柵忠順廟)。左側殿奉祀『保生大帝』(台北保安宮)、『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右側殿奉祀『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南鯤鯓代天府),左側殿廂恭奉『值年太歲星君』等諸神,垂佑黎民百福千祥合境欣榮。

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夲」音「ㄊㄠ」/「tāo」,「急速」或「往來相見」之意,非「本」字。[3]另一說為本,其字華基,「基」與「本」為同義互訓),字華基,號雲衷悟真[註 1],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9日)[2]:12福建路泉州同安縣白礁鄉積善里(今屬福建省漳州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祖籍清溪縣感德鎮石門村[註 2][4]

父名吳通,母為黃月華,原居漳州,因避亂[註 3]而到同安海濱的白礁結茅為屋,討海維生[2]:12。吳夲十三歲時,父親吳通患病,但因家貧無力就醫而去世,母親黃氏後來也因憂傷去世,此事令他立志學醫濟世[2]:12。吳夲初習捕蛇、採草藥,後學針灸湯藥,醫術之名聲逐漸傳播民間[註 4][2]:12、13。而根據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的〈西宮檀越記〉,作者孫瑀的祖父孫天錫在天聖四年(1026年)因食用河魚生病而到旗山上面的居士庵調養,與一名周遊至此的裴姓方士(字號養真老人)相談甚歡[2]:14。後來吳夲[註 5]得知裴養真在此,便前來會面,兩人相談甚歡,裴養真並將所知全部教授給他[2]:14。而吳夲得知孫天錫已經患病多時,便為他醫治,僅三天便見療效,半個月就治癒,三個月後已經調養恢復[2]:15。之後孫天錫欲重金酬謝,卻被婉拒,兩人日後結為好友[2]:14。後來吳夲「飛昇」後,孫天錫在屋西建祠奉祀,後來因為靈驗,遂拓建廟宇,為「吳西宮」[2]:15

而在天聖五年(1027年)時,白石丁氏[註 6]曾請吳夲重新抄錄三世祖丁遷的遺囑並懸於祠堂[2]:15。周茂欽認為這顯示吳夲擁有一定的書法造詣,且在地方上有相當聲望,才會被當地大族延請[2]:16

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1036年5月29日),吳夲為了幫急症病患採藥,前往青礁的大雁東山,卻失足墜崖而羽化,享年五十八歲[2]:20。當地居民得知後,為追悼吳夲,紛紛塑像祭拜並私謚「醫靈真人」[2]:20

傳說吳夲著有《吳氏本草》與《靈寶經》兩本醫學著作,他在泉州花橋亭行醫時曾用《靈寶經》傳授草藥知識[2]:68。而北宋大觀年間編纂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中的「霍香正氣散」、「加減平胃散」、「逍遙散」據說即來自《靈寶經》[2]:68

大直植福五府千歲神威顯赫


 誠心祈求如願得償!感恩

『植福宮』奉祀主神為『福德正神』,正殿奉祀『送子觀音菩薩』(劍潭古剎)、『天上聖母』(關渡宮北港朝天宮)、『保儀大夫』(木柵忠順廟)。左側殿奉祀『保生大帝』(台北保安宮)、『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右側殿奉祀『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南鯤鯓代天府),左側殿廂恭奉『值年太歲星君』等諸神,垂佑黎民百福千祥合境欣榮。

唐武德五年(六二二年),李、池、吳、朱、范五兄奉命領兵平定廣州,路過九江時又智擒叛賊輔公佑,回京之後,唐高祖嘉許其功勞,賞賜奴婢。但是五兄弟生性仁慈,不但使百名奴婢回歸故里,又贈送金銀,從此五兄弟的仁慈以及豐功偉績傳遍各地。

 


《李府千歲》 


  俗名李大亮,涇陽人,文武雙全,乃是五王之首,由於輔助開國有功,唐高祖封賜為金州總管司馬,不久又加封安州剌史。唐貞觀年間,先後出任交州都督、涼州都督、西北道安撫大使、劍南道巡省大使、左衛大將軍、工部尚書等職,晉爵武陽公。貞觀八年(634年)李大亮領兵征伐吐谷渾的番兵番將,貞觀15年(641年)又大敗番將篩延陀,受封為行軍總管。

 

  李府千歲為唐代立了不少功勞,也幫助建立不可動搖的唐王國。由於功在社稷,李大亮在朝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名將,又因為父母早已過世,平日在家侍奉兄嫂如同父母,傾盡家產幫助需要的百姓,可以說是一位十全十美的聖賢。

 

  根據《唐書》記載,李大亮是唐代的開國功臣,由金州總管晉升到行軍總管,對唐初穩定政局貢獻良多。他不但忠君愛國、體恤百姓,又有君在臣在、君亡臣亡的偉大情操,在唐高祖駕崩之後,竟追隨唐高祖於九泉之下。

 

  相傳玉皇上帝知聞李大亮之事,就敕封祂為代天巡狩,駐守人間,擁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驅疫除瘟,聖稱為大王李府千歲,四月二十六日為其聖誕千秋。

 


《池府千歲》 


  二王姓池名夢彪,陳留人氏,文質仁心,天資聰穎,性情剛直,治軍嚴正,用兵如神。唐高祖入關時,因助唐開國有功,授封中郎將、折衝都尉。貞觀17年(643年),隨唐太宗親征高麗國(即後來的韓國),勢如破竹,又加封為宣威將軍。

 

  池府王爺是一位文質彬彬的神聖,為何金身造型是黑臉,眼大如豆,看起來威嚴無比呢?傳說池府王爺某夜夢見一位瘟神,奉玉帝旨令下凡降災、散佈瘟疫,池王知道這件事後,便請這位瘟神到府中飲酒暢談。瘟神暢飲之後,已有幾分酒意,就吐露下凡之意,池王心腸慈悲,害怕百姓受災,託言借看藥粉,趁瘟神不注意時將那包瘟疫粉全部吞下。藥粉進入池夢彪腹中,藥性發作,隨即滿臉變黑,兩眼突出而亡。

 

  瘟神帶著池夢彪的靈魂參見玉帝,玉帝感念祂愛民救民的精神,敕封祂為代天巡狩池府千歲,六月十八日為聖誕千秋。



《吳府千歲》 


  三王吳孝寬,江蘇吳縣人,志烈秋霜,嫉惡如仇,對地理風水,非常有研究,又會觀星望斗,文業武功受眾兄弟的敬仰。由於幫助唐高祖開國有功,授封「中郎將」,不久又高中進士,奉命出任知府,愛民如子,深得唐高祖的器重。繼封吏部尚書,經常教導百姓開墾圳溝,引水灌溉田地,當時的人稱讚吳孝寬為「眼望天、心在地」。

 

  三王五府千歲何時昇化並無資料記載,但五兄弟中只有吳府三王爺沒有留鬍鬚,九月十五日是三王的聖誕千秋。

 


《朱府千歲》


  四王朱叔裕,嘉興人,才學出眾,公正無私,明辨是非,執法森嚴。唐高祖建國時,曾奉命鎮守土門,攻退前來侵犯的胡人。


  武德五年(六二二年),領兵平定廣州,授封綿州刺史、大理寺卿,又官拜吏部天官,何時升化已無資料可查,玉帝也敕封祂為代天巡狩,朱府千歲聖誕是在八月十五日。



《范府千歲》


  五王范承業,和吳府三王同是江蘇吳縣人,博通經史,智勇超群,精通醫術,時常醫人救世,做官時,打敗巴東流寇,授封折衝都衛。


  唐高祖在位之時,以七篇文章高中進士,不久出任刑部大司寇。唐太宗在位時,擔任武州刺史以及太原尹,四月二十七日為其聖誕千秋。



  五府千歲在世時有功於國家,有德於百姓,升化之後又庇祐先民,由中國來到台灣。經過三百多年來人民的辛勤開發與王爺公的庇護,已經使原本荒蕪的土地成為後來的蓬萊仙島。自五府千歲稱神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祂的神威靈感,深入每一個人的心靈。奉著玉帝的旨令,五府千歲擁坐王船,代天巡狩,驅瘟除疫,在祂神威廣大之下,台灣的瘟疫已經消失無蹤。

 

        另一種傳說是這樣的:相傳唐明皇時代,有新科進士三百六十人,朝中奸臣想設計謀害,又適逢唐明皇想試試張天師的法力。於是奸臣奏請皇上將三百六十位進士請入地窖中,吹笙彈琴,飲酒作樂。唐明皇召來張天師,說宮廷裡有妖魔作祟,經常自地窖傳出擾人歌聲,問張天師可有辦法治妖?張天師自知地窖裡並無妖魔作祟,又不敢違逆皇上旨意,只得催動咒語,手持寶劍比畫一番。沒想到地窖此時頓然一片寂靜,唐明皇立刻派人進入地窖查看,發現全部進士都已氣絕身亡。唐明皇深感懊悔,便冊封無辜身亡的三百六十位進士為王爵,並下令興建廟宇,四時祭祀。

 

        三百六十位進士中,有李、池、吳、朱、范五位王爺,成神後英靈顯赫,經常巡狩四海,除暴安良,護國佑民。

 

        有一天,池王爺遇見一位瘟神帶著一包瘟藥,要到某一地方懲罰鄉民。池王爺心中不忍,使計將瘟神的瘟藥騙得手,一口將瘟藥吞下肚裡。這時的池王爺,臉色發黑,眉毛直豎,兩眼突出,痛苦難當。仁慈的池王爺於是拯救了鄉民的劫難。這也是池府王爺神像這般面貌的由來。瘟神這時只得返回天庭稟報玉帝,玉帝非但沒有懲罰池王爺,更鑒於池王爺的慈悲情懷,封祂為代天巡狩,令其永鎮凡間,巡狩善惡,護國佑民,各地也紛紛建廟祀奉。

 

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台北大直特區的守護神(植福宮福德爺)


 大直植福宮的宮址在台北市中山區成功里北安路608巷14弄1號,乃臺北市大直居民之生活精神信仰中心。大直早在清代原為台北廳芝蘭一堡。明清之際,漢人移民入墾,沿八芝蘭堡(今士林)向內湖發展,依古道(今之劍潭山親山步道)越嶺通往大直莊,在山麓虎頭處立有一座小石廟(即今七海官邸山麓下)。石廟內嵌有『福德正神』石碑一座(今立於正殿右側),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庇佑莊民行旅平安。

十七、十八世紀嘉慶年間,一唐山商人採樟煉樟腦經此,遂將隨行配奉的『池府千歲』神像供祀於石廟內供莊民膜拜,奠定日後『福德正神』與『池府千歲』暨眾神祇惠予植福宮旺盛香火之淵源。

 西元一九三七年(昭和十二年),當時台灣督府欲擴大台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及闢建護國神社(今忠烈祠)的參道,『土地公廟』被迫遷建於日產地之原楊公媽私人土地上。(今永安里、詳載楊公媽祠誌)。此次的土地徵收,日本人將大直規劃為封閉的要塞特區,影響大直後世開發甚為深遠,加之國民政府遷台後承續日人營舍使用,更形成了著名的大直特區,對大直的經濟發詹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臺灣光復後,大直農耕豐收、磚窯業興盛,莊民為感念神恩及楊公媽之靈驗,倡議再度擴建土地公廟,並立楊公媽祠供莊民永祀。遂由當時永安里里長潘紅英、成功里里長莊振源勸募計畫,及大直全莊裡民善信大德熱心捐獻鼎立玉成,復經由名人提名為「永植福慧」,此為『大直植福宮』命名之緣由。

『植福宮』奉祀主神為『福德正神』,正殿奉祀『送子觀音菩薩』(劍潭古剎)、『天上聖母』(關渡宮北港朝天宮)、『保儀大夫』(木柵忠順廟)。左側殿奉祀『保生大帝』(台北保安宮)、『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右側殿奉祀『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南鯤鯓代天府),左側殿廂恭奉『值年太歲星君』等諸神,垂佑黎民百福千祥合境欣榮。

大直植福宮近照

『植福宮』每月農曆初二、十六日都誦經疏文祈福;二月初二日『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為『植福宮』最大慶典聯歡活動之一,其他重大節慶佳節為:農曆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大帝聖誕千秋。農曆三月卄三日,『天上聖母』聖誕千秋。農曆七月十八日 『慶讚中元普渡法會』。農曆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大帝』聖誕千秋。是日皆舉辦『祈安植福四大法會』,聖恩垂降國運昌隆百業興、神安人樂福千祥。

『植福宮』地靈人傑、廟貌巍峨、宮會務管理健全,香火鼎盛,管委會力促回櫃地方、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今日,備受國際觀光團旅遊界肯定,明定為一廟宇文化觀光據點,誠是『植福宮』所有信眾之福。

植福宮 宮址:台北市中山區成功里北安路608巷14弄1號

      電話:(02)2532-3316    傳真:2532-2332

感謝福德爺助我春季資金調度順利

蔡總統最愛的台北土地公廟之一(大直植福宮)




 總統上午到參拜大直植福宮,蔡英文說,大直不僅有很多軍事機構聚集,還有很多大型科技園區,可說是全台灣最具戰略意義的地方。並表示,台灣在防疫成功、經濟成長穩定之餘,民主表現也受到國際肯定,尤其國際正形成新的世代供應鏈,台灣也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感謝福宮福德爺助我度過資金難關

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感謝行天宮周昌將軍助我資金順利


 南天將軍即周恩師倉,是在 關聖帝君身旁黑面鐵鬚、守護青龍偃月刀的南天將軍。〈南天周恩師寶誥〉:「扶天勇將,察地猛神,鐵鬚銀齒,黑面朱脣,精忠特立,勁節驚人。」

周恩師其赤膽忠心、捨生取義的精神,可謂大忠大勇,受到無數後人的景仰,因此陪祀於 關聖帝君左右,共享萬代馨香。
農曆十月二十三日為周恩師聖誕,行天宮三宮將舉行三獻禮恭祝,虔誠敬拜,必能感通聖神鑒納,百福常臨🙏
📖更多神明傳略▶ https://bit.ly/2RxPrEU

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佩甄每月拜行天宮荷包滿滿


 





「特別是過年拜拜的行程排很滿,但也一定要走完。」每年農曆年從除夕到大年初二,佩甄都會回中部婆家過年,除了拜袓先,大年初一慣例全家會跟公婆一起到廟宇拜拜、吃湯圓,「回台北,我也會把握元宵節前,走春參拜常去的廟宇。」

其二、講好什麼時間拜拜要遵守。入行演藝圈超過20年的她,每個月都會去行天宮拜拜,曾經有次朋友跟她約好去拜拜,但當天朋友臨時不去,隨口說了一句:「廟又不會搬,什麼時候去不都一樣。」沒想到話才出口2小時,朋友出門走路扭到腳,足足包紮休養3個月。「他就是活該!明明已經跟神明做了承諾,卻不守承諾、愛遲到、還輕挑!」佩甄認為,與神有約一定要履行。






















台北行天宮幫助灰心的生意人


非常感謝行天宮關恩主公,祝我牛年春季資金調度順利

關關難過關關過!

窮人勿灰心,灰心事難成

勤儉守本分,富貴必輪流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蓮花生大師(消災解難第一法門)


蓮花生大士為什麼叫做蓮花生呢?因為祂是在蓮花當中化生的,在鄔迪亞那國西北隅的達那郭夏海上的一朵蓮花中化生,所以取名蓮花生。祂出生時被一個國王看到,於是被迎請到皇宮加冕為王子。長大後離開王宮開始學佛修行,最終獲得殊勝成就,名震整個印度。隨後被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於是祂開創了藏傳佛教,成為了藏傳佛教的始祖。祂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以蓮師八變不同形象度化無邊眾生。

蓮花生大士心咒簡稱「蓮師心咒」,是蓮花生菩薩為了利益眾生而宣說的一個心咒,一共十二個咒字,是蓮花生大士智慧心顯現為咒語形式利益眾生,極具加持力。我們念誦蓮師心咒,就能祈請蓮花生大士加持護佑我們。只要有人念誦蓮花生大士心咒,就能淨化身邊環境,淨化自己和一切眾生。念誦這個咒語可以除魔消災,消除學佛路上所有的障礙、違緣,威力無窮!

蓮師心咒:嗡阿吽,班雜咕嚕,貝瑪悉地吽。

蓮花生大士開示說:蓮師心咒不僅是代表蓮花生大士的心咒,還包含了密續的四續(事部、行部、瑜珈部、無上瑜珈部)、九乘法門的精髓心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菩薩的所有心咒佛號、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的心咒以及八萬四千法門的種子字。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台北關渡宮延平郡王保佑台灣商人




靈驗無比, 保佑出外台商一切順利,資金生意困難者宜誠心禮敬


 延平郡王三將軍殿主祀延平郡王鄭成功,以及配祀三將軍。鄭成功是南明抗清的名將,乳名福松、原名森、字明儼,號大木,明熹宗天啟4年(1624)7月14日生於日本肥前平戶(今長崎縣松浦郡)千里濱,明永曆16年(1662)5月8日時病逝於臺南府,得年三十九歲。鄭成功的祖籍是在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父親為鄭芝龍、母親翁氏(日本作田川氏),為日本平戶侯之家臣田川某之女。福松七歲始自日本返歸中國,居福建南安縣安平鎮,鄭芝龍將其改名為森。二十歲赴福建省鄉試後,入南京太學讀書,並師事錢謙益執弟子之禮,謙益偉其器,因孟子有云:「為巨室則必使師求大木。」故謙益為森、取號大木。

關渡宮地藏王菩薩也是大財神

 

感謝關渡宮地藏王菩薩助我鼠年生意一切順風順水

憑藉地藏菩薩的慈悲威德,禮拜懺悔者,

不但能滅除先世的罪因苦果;而且在現生中,

會有二十種很大很好的利益。

        一者天龍擁護。疾病不生。二者善果日增。福衍餘慶。

三者深植信根。華敷果實。四者衣食豐足。不招貧乏。

五者災難消除。身心舒暢。六者離水火災。居處常寧。

七者盜賊不侵。烽煙殄滅。八者人見欽敬。遵道行仁。

九者酬償夙負。安樂身心。十者先亡得度。奕葉芳馨。

十一女轉男身。不生邊鄙。十二報滿生天。志行十善。

十三宿命智通。敏脩正教十四所求皆得。遂意圓成。

十五眷屬康寧。憂虞屏息。十六諸枉消忘。履止貞吉。

十七寤寐神安。身心猛利十八自他壽命。躓蹶永離。

十九菩提不退。道果漸成二十等行慈善。畢竟成佛。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台北市最大藥師佛關渡宮(除業障第一)


 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燄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感謝關渡宮韋馱大將軍助我度過鼠年財務難關


 關關難過關關過!

韋馱十大願[編輯]

根據曇無讖所譯的《悲華經》記載,韋馱菩薩(經典中稱名為「持力捷」)曾於佛前發願護持正法等十大願[7]

持力捷疾對世尊說:「世尊。彼賢劫中諸佛世尊般涅槃已。最後妙音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那羅延勝葉。世尊。...」

  1. 修菩薩道願:「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行持戒布施多聞精進忍辱愛語福德智慧。種種助道悉令具足。」
  2. 護持正法願:「賢劫諸佛垂成佛時。願我在初奉施飲食。般涅槃後收取捨利。起塔供養。護持正法。見毀戒者勸化安止令住持戒。遠離正見墮諸見者。勸化安止令住正見。散亂心者勸化安止令住定心。無威儀者勸化安止住聖威儀。若有眾生欲行善根。 我當為其開示善根。」
  3. 末法然燈願:「彼諸世尊般涅槃後正法垂滅。我於爾時當護持之令不斷絕。於世界中然正法燈。」
  4. 劫難度眾願:「刀兵劫時。我當教化一切眾生。持不殺戒乃至正見。於十惡中拔出眾生。安止令住十善道中。滅諸盲冥開示善法。我當滅此劫濁命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令無有餘。於饑饉劫。我當勸化一切眾生。安止住於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我勸眾生住六波羅蜜時。眾生所有一切饑餓。黑闇穢濁怨賊鬥諍。及諸煩惱悉令寂靜。於疾疫劫。我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住於六和法中。亦令安止住四攝法。眾生所有疾疫黑闇當令滅盡。於半賢劫斷滅眾生如是苦惱。」
  5. 末後成佛願:「一千四佛。於半劫中出世。涅槃。正法滅已。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無別千佛願:「如千四佛所得壽命聲聞弟子。我之壽命聲聞弟子。亦復如是等無差別。如千四佛於半劫中調伏眾生。願我亦於半賢劫之中調伏眾生。」
  7. 調伏餘眾願:「半劫中諸佛所有聲聞弟子。毀於禁戒墮在諸見。於諸佛所無有恭敬。生於嗔恚惱害之心。破法壞僧誹謗賢聖。毀壞正法作惡逆罪。世尊。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悉當拔出於生死污泥。令入無畏涅槃城中。」
  8. 化佛教化願:「我般涅槃後正法賢劫一時滅盡。若我涅槃正法賢劫俱滅盡已。我之齒骨並及舍利。悉當變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瓔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種好。次第莊嚴遍至十方無量無邊無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悉令不退。若彼世界病劫起時無有佛法。是化佛像亦當至中。教化眾生如前所說。」
  9. 摩尼寶珠願:「若諸世界無珍寶者。願作如意摩尼寶珠。雨諸珍寶自然發出純金之藏。」
  10. 作大醫王願:「若諸世界所有眾生。離諸善根諸苦纏身。我當於中雨憂陀娑香栴檀沉水種種諸香。令諸眾生斷煩惱病諸邪見病身四大病。於三福處勤心修行。令命終時生天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