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殿


南瑤宮最具特色的建築當屬位置中央的觀音殿,融合和式及希臘式、巴洛克式風格,與台灣傳統廟宇大異逕庭。觀音殿的格局比正殿還大,寬16.62公尺,深13.78公尺,四周有廊,建造初始原為南瑤宮正殿,後來受到信徒排斥,才在觀音殿前方再另建正殿。觀音殿主要為重簷歇山式的木造建築,構材多為檜木,木作雕刻以菊花代替傳統的花草人物,外牆為日式清水磚牆。屋頂採西洋壓簷牆法,下簷加簷牆欄桿,迴廊柱頭類似希臘多立克柱式造型,殿前有一六邊龜甲造型水池,池中原有一尊著名匠師蔣馨雕琢的李鐵拐石像,惜已被盜,目前的石像為廟方仿照之作。
觀音殿內有銅製天花板、十八羅漢洋式框架壁飾及日式神龕,中西日式齊聚一堂,這種合璧式建築在1920年代頗為流行,南瑤宮不僅保留了當時的文化,也在建築上享有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