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殿」為正殿,原名為銀安殿,殿內正北供奉三世佛,即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正殿兩側供奉為十八羅漢、東北角供奉著觀世音及西北角供奉彌勒佛,殿外有東西配殿四座,稱為「四學殿」;「法輪殿」原為雍王府寢殿,殿堂高大、黃瓦玉階,殿頂設有五座閣樓,樓上各建一座金銅喇嘛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峰;法輪殿內有一木盆為魚龍變化盆,又稱洗三盆,相傳為乾隆皇帝剛出生用的「洗三盆」,「洗三」是小孩在出生第三天要一次澡的俗稱,也隱喻著用此盆洗澡的小孩日後會飛黃騰達。在宗喀巴銅像後面的五百羅漢山,是由紫檀木雕製而成,羅漢山上置有五百尊由金、銀、銅、鐵、錫金屬製成的羅漢像,堪稱是雍和宮三絕之一。 。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是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其南北長400米,占地66000平方米,布局分為東、中、西三路,共有五進院落。其始建於明代,原為太監官房。1694年,清朝康熙皇帝在其舊址上為皇四子雍親王胤禛(即雍正皇帝)建立了府邸。雍正皇帝即位後,將其前半部改為黃教上院,後半作為行宮,後行宮遇火被焚。1725年,上院改為行宮,正式更名為雍和宮。1744年,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寺院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其於1957年入選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康熙帝在內城東北原明代內官監官房舊址為皇四子胤禛修建了府邸。該府最初稱「四爺府」或「禛貝勒府」,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后改稱雍王府。1711年,胤禛之子弘曆出生於王府東書院「如意室」。1723年胤禛繼位,為雍正帝(1723年-1735年在位)。雍正帝遷入紫禁城後,於雍正三年(1725年)將原雍王府潛邸升格為宮殿[1],並改名為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曾在宮內停放雍正帝靈柩,為此將主要殿宇覆瓦升格為黃琉璃瓦。
在雍正帝在位時期,雍和宮的中路和西路即已作為藏傳佛教上院使用,章嘉呼圖克圖活佛居住於此。乾隆帝即位後,於乾隆九年(1744年)將雍和宮中路和東路正式改為藏傳佛教寺廟,將主要殿宇改為佛殿,並為寺廟賜名「噶丹敬恰林」。東路行宮繼續由皇室使用,後因失火而焚毀。根據《清代雍和宮檔案史料》的記載,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內務府衙門交付該處大臣三和要拆毀景山內萬福閣,拆後將木磚瓦石等物件運至雍和宮。景山北牆開一大門,運出諸物件。
1961年雍和宮被列入中國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雍和宮被定為其中一個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宣揚金剛經功德超過1億美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