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感謝行天宮周倉將軍助我牛年資金調度順利


 周倉,字元福,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關西人,本為黃巾賊首領張寶的麾下之將,在黃巾軍潰敗之後落草為寇。漢壽亭侯關羽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之時,經過裴元紹的介紹而結識周倉。周倉在隨黃巾軍征戰之時即聽聞過關羽的大名,當即追隨關羽,關羽後來為孫權所害,周倉得知消息,自刎而卒,英烈殉主。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記載

到武聖廟內一定會看見主神關聖帝君身旁有兩為陪祀神明,一位是手捧漢壽亭侯印的關平太子,另一位則是手握青龍偃月刀的周倉將軍。位於北海岸的野柳,則有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相傳在許多年前,野柳的海岸邊漂來一尊周倉將軍的神像,野柳當地居民看到趕緊把神像安置在石洞中拿香奉祀,後來周倉將軍指示說要立廟宇來保境安民,居民便合力扛起周倉將軍的神轎,隨著周倉將軍沿路跑呀跑的尋找廟地,後來周倉爺在萬里山區的國聖埔這個地方踏下一個腳印,說此地便是風水絕佳的寶地,要信眾在此立廟,也就成為台灣第一間周倉將軍廟,國聖仁和宮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感謝行天宮五恩主公牛年對全家的保佑


資金調度順利逢凶化吉 

行天宮,或稱恩主公廟,主神為關聖帝君,呂恩主洞賓、張恩主單、王恩主善、岳恩主飛等五聖恩主,是臺灣知名的關帝廟,由經營煤礦事業有成的黃玄空道長所建設而成。本宮位於臺北市下埤頭,又稱臺北關帝廟。另有兩座分宮,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忠義山及新北市三峽區白雞山,稱「行天三宮」。其中,最早興建完成的是北投分宮,其次是三峽行修宮。

 
地址: 10491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9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彰化火車站前最靈驗的虎爺



別忘禮敬文武判官及西秦將軍 
北門福德祠所地點雖不醒目,但被記者掛上「大地主」的稱呼[4][6]。2006年報導時,廟方單以土地、店面的租金收入一年就達千萬元[4]

早期,管理委員們擔心大筆的香油錢現金不易管理,便決定以買土地方式理財,陸續在彰化市郊區購置大量農田魚塭用地,再以出租方式,收取微薄租金[4]。自清治就開始以只買不賣的方式購買土地[8]。經過都市重劃,當初所買土地成為彰化市的精華區,廟方隨後又在這些土地上蓋起店面,出租房屋,資產包括民權市場菜市街約兩百坪土地、十三家店面的產權,及平和路彰化銀行左側至富城賓館大樓間的十多間店家,還有另外其他鄉鎮、甚至台中縣市的土地[4]。如有彰化段北門段北門小段的部份土地,即和平路27號與29號的房子,但1964年7月遭到租屋者抗繳房租並轉租他人,鬧上法院,遭縣府地政科用《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以租金過高,強制執行裁定廟產,因此廟方管理員賴粗皮、葉旺在1965年4月13日向縣長呂世明陳情[9]。1978年,市公所訂定《寺廟廟產土地同意第三人建築辦法》,寺廟地承租人申請建築經核准後,一年內只要繳交承租基地面積公告現值半價,給市公所寺廟室充作捐獻款,市公所即出具地上權建築使用同意書,供承租人向縣府申請建照興建房屋,此後承租人即使把房屋轉讓或轉租給別人,原承租人只會受到市公所處年租五倍的罰款,因此承租人雖無土地所有權狀,但既能永久使用,又不必每年繳交一再調高的地價稅,就可獲大利[10]

廟方除以租金收入從事一些公益活動外,也為信徒子女開辦獎助學金[8]。但,信徒採取世襲制,不允許外人加入,採父死子繼由長子繼承信徒資格[3]。因信徒只作內部連繫工作,平日不願招搖,所以知道此神明會內情的人並不多[8]

彰化人將西門福德祠、北門福德祠作比較,發展上一個走文的路線成為古蹟、一個重資產,成了巨富[8];記者則以埔心鄉員鹿路上的舊館福德祠作相較,雖坐擁資產價值上億元,但無法追回土地,連租金也未必收得,過去還積欠政府數十年的地價稅[4]。類似的土地祠還有福龍山宮[11]

2004年台灣花卉博覽會期間,彰化市公所推出名為「借花獻佛半線情」活動,由新世紀國際旅行社設計的二日行程遊覽彰化[12]。該活動中以北門福德祠的富有為特色,特別以土地公婆製作宣傳卡片和旗幟[3]

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感謝彰化北門福德爺助我牛年資金順暢


 彰化北門福德祠,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市長樂里巷弄內的土地祠,祭祀彰化縣城的北門土地公,擁有多筆彰化市地產。有求必應

沿革

彰化市福德大樓往北門福德祠的入口。

往昔,彰化縣城的樂耕門(東門),慶豐門(西門)、宜平門(南門)、拱辰門(北門)內側近處各有一座土地公廟[1][2]。其中,位於北門的北門福德祠是嘉慶十五年(1810年)由仕紳吳拔英提倡捐募基金購置[3]。最初廟地有四十餘坪,可舉辦酬神戲,1933年又因道路拓寬等因素被迫遷建[4]。每年逢農曆二月初二的頭牙、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兩天,都會舉行大拜拜[5]。四座城門土地公廟中,僅彰化西門福德祠留在原處[1][6]

1972年10月8日凌晨1點多,彰化市陳稜路34號的莊政達百貨行發生火災,因附近幾處消火栓都無水源,火勢蔓延,導致和平路與陳稜路鬧區三十餘家木造樓房商店、住宅、和土地廟全部被焚,柯銀漢等人成為受災戶[7]。此廟因受木造店鋪波及而毀[3][5],直到1983年才重建[6],該年重建完成[5]

新廟位在彰化市三角公園附近[8]、小林眼鏡後方小巷內的大樓底下[6],所處的巷弄只容兩輛機車會車[8],廟址為和平路35號[6]。據身為信徒的柯銀漢指出,信徒有人主張重建得大一點,但有人認為地點位於地王,應興建商業大樓,廟可以建小一點,最後決定土地公廟建在商業大樓後面,使得廟地佔地只數坪,相當不起眼[3]

廟所處的福德商業大樓,為地下一層、地上七層、總坪數六百多坪的建物[3]。廟方在該樓中保留一層當辦公室與聚會場地,供信徒參拜[8]


彰化人的 私房土地公廟北門福德祀)



 全台最賺錢的土地公廟,拜了會賺錢

北門福德祠所地點雖不醒目,但被記者掛上「大地主」的稱呼[4][6]。2006年報導時,廟方單以土地、店面的租金收入一年就達千萬元[4]

早期,管理委員們擔心大筆的香油錢現金不易管理,便決定以買土地方式理財,陸續在彰化市郊區購置大量農田魚塭用地,再以出租方式,收取微薄租金[4]。自清治就開始以只買不賣的方式購買土地[8]。經過都市重劃,當初所買土地成為彰化市的精華區,廟方隨後又在這些土地上蓋起店面,出租房屋,資產包括民權市場菜市街約兩百坪土地、十三家店面的產權,及平和路彰化銀行左側至富城賓館大樓間的十多間店家,還有另外其他鄉鎮、甚至台中縣市的土地[4]。如有彰化段北門段北門小段的部份土地,即和平路27號與29號的房子,但1964年7月遭到租屋者抗繳房租並轉租他人,鬧上法院,遭縣府地政科用《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以租金過高,強制執行裁定廟產,因此廟方管理員賴粗皮、葉旺在1965年4月13日向縣長呂世明陳情[9]。1978年,市公所訂定《寺廟廟產土地同意第三人建築辦法》,寺廟地承租人申請建築經核准後,一年內只要繳交承租基地面積公告現值半價,給市公所寺廟室充作捐獻款,市公所即出具地上權建築使用同意書,供承租人向縣府申請建照興建房屋,此後承租人即使把房屋轉讓或轉租給別人,原承租人只會受到市公所處年租五倍的罰款,因此承租人雖無土地所有權狀,但既能永久使用,又不必每年繳交一再調高的地價稅,就可獲大利[10]

廟方除以租金收入從事一些公益活動外,也為信徒子女開辦獎助學金[8]。但,信徒採取世襲制,不允許外人加入,採父死子繼由長子繼承信徒資格[3]。因信徒只作內部連繫工作,平日不願招搖,所以知道此神明會內情的人並不多[8]

彰化人將西門福德祠、北門福德祠作比較,發展上一個走文的路線成為古蹟、一個重資產,成了巨富[8];記者則以埔心鄉員鹿路上的舊館福德祠作相較,雖坐擁資產價值上億元,但無法追回土地,連租金也未必收得,過去還積欠政府數十年的地價稅[4]。類似的土地祠還有福龍山宮[11]

2004年台灣花卉博覽會期間,彰化市公所推出名為「借花獻佛半線情」活動,由新世紀國際旅行社設計的二日行程遊覽彰化[12]。該活動中以北門福德祠的富有為特色,特別以土地公婆製作宣傳卡片和旗幟[3]